骨辘辘


拼音:gǔ lù lù

词性:拟声词

注音:ㄍㄨˇ ㄌㄨˋ ㄌㄨˋ

结构:骨(上下结构)辘(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象[.好工具]声词。

引证解释:

⒈ 象声词。

引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痒如如把心不定,肚皮儿里骨轆轆地雷鸣。”

网络解释:

骨辘辘

骨辘辘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ǔ lù lù ,是象声词。

字义分解


读音:gǔ,gū[ gǔ ]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 gū ]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读音:lù

辘lù(1)〔辘轳〕(…·lu)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一种起重工具;通常安在井上汲水。机械上的绞盘有的也叫辘轳。(2)〔辘辘〕(…·lu)拟声词;形容车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