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uò mài
注音:ㄌㄨㄛˋ ㄇㄞˋ
结构:络(左右结构)脉(左右结构)
造句
凡人一身有经脉、络脉,直行曰经,旁支曰络。李时珍
色素沉着,容易出现淤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淤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调养应以活血祛淤、疏利通络为主。
络穴是指络脉从本经脉分出的穴位,能沟通表里两经之气血,故有“一络通两经”之说。
把握社交网络脉搏,嘉宝莉抢占口碑营销高地。
奇经八穴病候,十五络脉病候,这是针灸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我们人体的络脉就是由十五络脉、孙脉、浮脉组成。
方法将舌下络脉按正常、粗张、曲张、瘀丝或瘀点进行分类。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久病入络”是络病的主要病机,“络脉阻滞”是络病最基本的病理改变。
络脉是由经脉分出行于浅层的支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称十五络脉,或十五别络。
解释
⒈ 中医指人体由经脉分出的大小分支。
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和即经主病也,代则络脉有过。”
宋范成大《问天医赋》:“袭於皮毛,客於络脉。”
⒉ 脉络,比喻头绪或条理。
引清张泰来《江西诗社宗派图录·陈师道》:“履常,天下士也,读书如禹之治水,知天下之络脉。”
字义分解
1. 像网子那样的东西:络头。经络。脉络。网络。橘络。
2. 用网状物兜住,笼罩:笼络。
3. 缠绕:络纱。络丝。络线。
4. 相连续,前后相接:络穴(针灸穴位分类名)。络续。络绎。联络。
脉读音:mài,mò[ mài ]1. 分布在人和动物周身内的血管:脉络。脉理。
2. 动脉的跳动:脉搏。切脉(中医指诊脉)。脉口(中医切脉的部位)。脉息。脉象(指脉搏的形象与动态)。脉门(手腕部可以看到的桡动脉跳动的部分)。诊脉。
3. 像血管那样连贯而自成系统的东西:山脉。叶脉。矿脉。脉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