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


拼音:xiū wén

注音:ㄒ一ㄡ ㄨㄣˊ

结构:修(左右结构)文(独体结构)

造句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偃武修文,经济也在一天一天地恢复。

北宋统一的社会局面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偃武修文”的基本国策使“程朱理学”逐步居于统治地位。

政府应该尽快制止目前的混乱局面,引导人民偃武修文,以经济建设为重心。

唐太宗记取隋煬帝灭亡的教训,实行偃武修文,知人善任,为大唐帝业打下良好基础。

北宋中后期文化的大发展,其根本推动力在于建国之初赵匡胤定下的偃武修文基本国策。

周武王在太公望辅助下灭商,于是偃武修文,放马于华山之南,放牛于桃林之野,向天下表示不再使用。

只可惜他英年早逝,只能做地下修文。

唐朝建立五十年后,唐太宗下令偃武修文。

东汉光武即位后,便偃武修文、励精图治。

不要武器,要长袍即:偃武修文维尔福微微欠身道。

解释


词语解释:

1.采取措施加强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礼乐教化等。 2.旧以"修文郎"称阴曹掌著作之官,故以"修文"指文人之死。

引证解释:

⒈ 采取措施加强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礼乐教化等。参见“修文偃武”。

引《国语·周语上》:“有不享则修文。”
韦昭注:“文,典法也。”
唐杜甫《客堂》诗:“修文庙算正,献可天衢直。”
明尹耕《秋兴》诗:“不应干羽修文日,岁岁三关有战场。”

⒉ 旧以“修文郎”称阴曹掌著作之官,故以“修文”指文人之死。参见“修文郎”。

引唐杜甫《哭李常侍峄》诗之一:“一代风流尽,修文地下深。”
明陶宗仪《辍耕录·挽文教授诗》:“闽人翁某一联云:‘地下修文同父子,人间读史各君臣。’独为絶唱。”
清陈珮《哭程夫人》诗:“修文应是才人尽,徵到姮娥旧侍书。”

国语词典:

修明文教。

词语翻译

英语Xiuwen county in Guiyang德语Xiuwen (Ort in Guizhou)​ (Eig, Geo)​

网络解释:

修文 (汉语词汇)

修文,汉语词汇。拼音:xiū wén释义:1、采取措施加强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礼乐教化等。2. 旧以“修文郎”称阴曹掌著作之官,故以“修文”指文人之死。《国语·周语上》:“有不享则修文。” 韦昭 注:“文,典法也。”

字义分解


读音:xiū[ xiū ]

1. 装饰,使完美:修饰。修辞。装修。

2. 整治,恢复完美: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3. 剪或削:修剪。

4. 兴建,建造:修建。修筑。

5. 编纂,撰写:修书。修史。修纂。

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修学。修业。修养。

7. 长(cháng),高:修长。

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修行。修女。

9. 姓。

读音:wén

文wén(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2)(名)文章;作品:美~。(3)(名)文言:半~半白。(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7)(形)柔和;不猛烈:~雅|~火。(8)(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9)(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名)关于读书人的:~人。(量)一~不值。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