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离


拼音:shǔ lí

注音:ㄕㄨˇ ㄌ一ˊ

结构:黍(上中下结构)离(上下结构)

造句

他们的字里行间和浅吟低唱,多含故园之思,黍离之悲。

郑所南的露根兰隐喻南宋疆土沦失的黍离之悲,正是自我写照。

“上面还有俄罗斯表演歌舞,真有点黍离之悲的感觉。

张炎、王沂孙等人抒发的是宋社既屋的亡国之痛、遗民故老的黍离之悲,这种情感很难落实到具体的事件之上。

玉虚一愣,随即深吸一口气,将方才的黍离之悲渐渐敛去,道“少侠果然快人快语。

麦秀之感、黍离之悲,撕心裂肺,却难以言传。

徘徊在半边街上,缕缕黍离之悲紧锁眉头。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

黍离百无聊赖的往前走着,旅游鞋踩在满是青苔的石板上,没有声音。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

解释


词语解释:

《诗经.王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黍离,闵宗周也。」一说此为行役者伤时之 诗。首章二句为:「彼黍离离,彼hAo86.稷之苗。」。

引证解释:

⒈ 本为《诗·王风》中的篇名。 《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宗周也。

引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周室之颠覆,徬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后遂用作感慨亡国之词。 三国魏曹植《情诗》:“游子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序》:“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
宋柴望《多景楼》诗:“昔日最多风景处,今人偏动黍离愁。”
明张煌言《舟次琅琦谒钱希声相公殡宫》诗之一:“赤手曾扶板荡运,黄肠犹带黍离愁。”

国语词典:

《诗经.王风》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黍离,闵宗周也。」一说此为行役者伤时之 诗。首章二句为:「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字义分解


读音:shǔ

黍shǔ(1)(名)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叫黍子;碾成米叫黄米;性粘;可酿酒。(2)(名)蜀黍;高梁。(3)(名)玉蜀黍;一年生草本植物;也叫“玉米”、“棒子”或“包谷”;叶长而大;子实可做食粮。

读音:lí

离lí(1)(动)分离:~别|悲欢~合。(2)(动)表示时间、空间或者事物之间的距离:这里~车站很近|~国庆节只有十天了。(3)(动)缺少:发展工业~不了钢铁。(4)(动)(Lí)姓。离lí(名)八卦之一,代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