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款


拼音:biān kuǎn

注音:ㄅ一ㄢ ㄎㄨㄢˇ

结构:边(半包围结构)款(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刻于印章侧面或上端的文字、图案等。

引证解释:

⒈ 印章上的题记。 隋唐以来的官印,印背刻有铸造年号等;后来篆刻家刻印,在印侧所刻题记、年月和作者姓名等,叫做“边款”。

引丰子恺《缘缘堂随笔·桐庐负暄》:“钱袋内除钞票外,还有指南针一只,石章一方,边款刻着一篇细字《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牙章一方。”

网络解释:

边款

边款艺术是整个篆刻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谓边款,一般泛指刻于印侧或印背的文字、题记。它起源于隋唐。当时制印部门的工匠,只是在一些官印周围刻上制印年记、编号和释文等内容,虽然还称不上艺术,但已形成了边款艺术的雏形。正是有了这些简短而又草率的原始边款,后来明清乃至当今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边款艺术才得以发展起来。

字义分解


读音:biān,bian[ biān ]

指两国或两地区的交界处或近交界处。  【组词】:边境、边界、垦边

两旁。  【组词】:河边、路边、岸边

指一个平面的周围或际限。  【组词】:桌边、天边、边缘

方向。  【组词】:左边、前边、外边

物体或衣裙边缘的装饰。  【组词】:滚边、镶边、花边

头绪。  【组词】:说了半天,还摸不着边。

几何学中夹成角或构成多角形的线段。  【组词】:等边三角形

一面。加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同时进行的副词。常用「边……边……」的语式表达 。  【组词】:边做边学、边走边吃

量词。计算物体边侧的单位。  【组词】:三边形、五边形

姓。

读音:kuǎn

款kuǎn(1)(形)诚恳:~留|~曲。(2)(动)招待;款待:~客。款kuǎn(1)(名)法令、规章、条约等条文里分的项目;通常在条下分款;款下分项:第二条第一~。(2)(名)款项(3)(名);钱:现~|公~|存~|汇~。(4)(名)(~儿)书画上题的作者或赠送对象的姓名:上~|下~|落~。款kuǎn(动)〈书〉敲:~门|~关。款kuǎn(形)〈书〉缓;慢:~步|点水蜻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