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āo chǐ
注音:ㄐ一ㄠ ㄔˇ
结构:骄(左右结构)侈(左右结构)
解释
⒈ 骄傲自大。
引《左传·成公十七年》:“君骄侈而克敌,是天益其疾也。难将作矣!”
《新唐书·房玄龄传》:“常恐诸子骄侈,席势凌人,乃集古今家诫,书为屏风,令各取一具。”
明张居正《答南学院周书》:“一切务为姑息弛纵,贾誉於众,以致士习骄侈,风俗日坏。”
清秋瑾《精卫石》诗:“举动自如无俗态,谦和举措不骄侈。”
⒉ 骄纵奢侈。
引唐韦应物《金谷园歌》:“当时豪右争骄侈,锦为步障四十里。”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煜》:“煜性骄侈,好声色。”
《明史·陶安传》:“帝尝御东阁,与安及章溢等论前代兴亡本末。 安言丧乱之源,由於骄侈。帝曰:‘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如此者,未有不亡。卿言甚当。’”
字义分解
骄jiāo(1)(形)骄傲:戒~戒躁|反~破满。(2)(形)〈书〉猛烈:~阳。
侈读音:chǐ侈chǐ(1)(形)〈书〉浪费。(2)(动)夸大:~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