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ǐng ěr
注音:ㄅ一ㄥˇ ㄦˇ
结构:饼(左右结构)饵(左右结构)
造句
共度良宵,祭月撤供后,在庭院中设席,全家团坐,分食饼饵、瓜果,饮酒取乐,共赏明月,或是月下品茗畅谈,坐话秋成,或是听老人讲“嫦娥奔月”。
在崇祯换过衣服走出来时,宫人先进呈茶汤及诸种饼饵,让皇帝在用膳之前先喝点茶、吃些小点心。
身为女子怎可接受家僮的饼饵?你不配做我的女儿!你只有立即饿死,才配做我的女儿。
他每夜在街上闲游,街中诸般饼饵糖食,是见到买,在屋里罐儿、罐儿、盒儿、竹篓儿计其数,装的都是零星食物。
或握土置瓮中,用水淘汰,沙石沉下,取其上浮泥,投以米屑,作饼饵而食之,人皆体肿而脚弱,枕倚于道路。
柳冉月将一包饼饵放在桌上,含笑道姐姐回来了,妹妹也没什么好送的,这里有一包饼饵,还望姐姐莫怪。
主食以稻、麦、粟米等粥饭和饼饵为主,副食以蔬菜和肉食为主。
解释
⒈ 饼类食品的总称。
引语本《急就篇》卷十:“饼饵麦饭甘豆羹。”
颜师古注:“溲麪而蒸熟之则为饼,饼之言并也,相合并也;溲米而蒸之则为饵,饵之言而也,相黏而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凡遣兵役,握手送离,或齎梨枣饼饵,人人赠别。”
唐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朝晡颁饼饵,寒暑赐衣裳。”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妇﹞阴市砒製饼饵,待其夫妇。”
饼类食物。用面或米制成。
字义分解
饼bǐng(1)(名)泛称烤熟或蒸熟的面食;形状大多扁而圆:月~|烧~。(2)(名)(~儿)形体像饼的东西:铁~|豆~|柿~儿。
饵读音:ěr饵ěr(1)(名)糕饼。(2)(名)钓鱼用的鱼食。(3)(动)引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