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ǐ bù
注音:一ˇ ㄅㄨˋ
结构:乙(独体结构)部(左右结构)
解释
⒈ 古代群书四部分类法的第二部。 隋以前称子部书为乙部, 唐以后称史部书为乙部。
引《隋书·经籍志一》:“秘书监荀勖,又因《中经》更著新簿,分为四部,总括群书,一曰甲部……二曰乙部,有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兵家、术数。”
《旧唐书·经籍志上》:“四部者,甲乙丙丁之次也。甲部为经……乙部为史。”
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自叙》:“予弱冠时,好读乙部书,通籍以后,尤专斯业。”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跋》:“彤幼承庭训,早览乙部。”
字义分解
乙yǐ(1)(名)天干的第二位。参看(干支)。(2)(名)姓。乙yǐ(名)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简谱的‘7’。参看〔工尺〕。乙yǐ(名)画‘乙’字形状的记号;从前读书写字时常常用到;例如读书读到一个地方暂时停止;在上面画个“乙”形的记号;或是写字有颠倒、遗漏;用曲折的线勾过来或把补写的字勾进去;都叫做“乙”。
部读音:bù部bù(1)(名)部分:内~。(2)(名)某些机关的名称或机关企业中按业务而分的单位:外交~|门市~。(3)(名)军队(连以上)等的领导机构或其所在地:司令~。(4)(名)指部队。(5)(动)〈书〉统辖;统率:所~。(6)(量)用于书籍、影片等:两~字典。(7)〈方〉(量)用于机器或车辆:两~汽车。(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