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担


拼音:biǎn dan

词性:名词

注音:ㄅ一ㄢˇ ㄉㄢˋ

结构:扁(半包围结构)担(左右结构)

造句

扁担一颤,他便急匆匆向前奔去。

娘想儿,长如江;儿想娘,扁担长。

我发现那条扁担很特别,上面刻着一条有着笑脸的小鱼,气氛一下变得很诡异。

重担压弯了扁担。

竹扁担在她那浑圆结实的肩膀上一闪一闪的,水桶边的水,微微地荡起涟漪,一点也不洒出来。

男人们出发前穿着简单、宽松的`服装、凉鞋,戴着草帽;肩上挑着扁担。

扁担压得咯吱咯吱响。

但是走出凉快的空调间一会,你就可能遇到一个牙齿掉光的农民戴着苦力帽,用竹制扁担挑着几个手工制作的篮子。篮子里装满了新鲜荔枝。

您像山峰为我遮风挡雨,您像大海对我宽容有爱,您像扁担给我挑起重任。

直起身,抓住扁担勾往上提。

解释


词语解释:

扁担biǎndan

(1) 扁圆长条形挑、抬物hAo86.品的竹木用具

英carrying pole;shoulder-pole

引证解释:

⒈ 一种扁而长的挑物工具。用竹或木制成。

引《古尊宿语录·佛眼普说语录》:“一似村里人把扁担共上将军鬭,我者里七事随身,手中是关羽八十斤刀,他便把扁担劈头打一棒。”
《水浒传》第九七回:“忽见崖畔林中走出一个樵者,腰插斧柯,将扁担做个拐杖,一步一步捉脚儿走上崖来。”
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至于我那地方的大人,用单刀扁担在大街上决斗本来不算回事。”

国语词典:

竹制或木制的扁长形,用来挑物的器具。《儒林外史.第四七回》:「他家租了一个破亭子,两条扁担,四个乡里人歪抬著,也没有执事。」也作「扁挑」、「匾担」。

网络解释:

扁担 (壮族乐器)

扁担:是壮族互击体鸣乐器,独特的民间乐器,源于劳动工具和日常生活。常用于壮族民间舞蹈伴奏。在全国各地区都分布广泛,主要用于原始农业,现代农业很少用了。

扁担 (汉语词语)

扁担是 扁圆长条形挑、抬物品的竹木用具,扁担有用木制的,也有用竹做的。无论采自深山老林的杂木,还是取之峡谷山涧的毛竹,其外形一般都是简朴自然:直挺挺的,不枝不蔓,酷似一个简简单单的“一”字。但也有两头上翘,形似“月牙”的翘扁担。翘扁担据说挑东西比较省力,但掌控须要一定的技巧,否则在使用时就容易翻转过来,为了防止翻转,有的翘扁担又在一头装上一块短木板,叫做扁担的“马”,

字义分解


读音:biǎn,piān[ biǎn ]

1. 物体平而薄:扁豆。扁担。扁圆。扁铲。

2. 古同“匾”,匾额。

读音:dān,dàn,[ dān ]

1. 用肩膀挑:担水。

2. 承当,负责:担负。担任。担当。担待(a.原谅;b.担当责任)。担重任。担风险。

[ dàn ]

1. 挑东西的用具,多用竹、木做成:扁担。

2. 一挑东西:担子。勇挑重担。

3. 中国市制重量单位,一担等于一百斤。

4. 量词,用于成担的东西:一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