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隗


拼音:yàn wěi

注音:一ㄢˋ ㄨㄟˇ

结构:燕(上中下结构)隗(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指战国时燕人郭隗。燕昭王欲得贤士,以报齐仇。隗曰:"王必[.好工具]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筑宫而师事之。乐毅﹑邹衍﹑剧辛等争趋燕,燕赖以强。见《史记.燕召公世家》。后用为君主礼遇贤士之典。

引证解释:

⒈ 指战国时燕人郭隗。燕昭王欲得贤士,以报齐仇。

引隗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於隗者,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筑宫而师事之。 乐毅、邹衍、剧辛等争趋燕,燕赖以强。见《史记·燕召公世家》。后用为君主礼遇贤士之典。 唐张说《赴集贤院学士上赐宴应制得辉字》诗:“位将贤士设,书共学徒归。首命深燕隗,通经浅汉韦。”

网络解释:

燕隗

燕隗是汉语词汇,拼音yàn wěi,指战国时燕人郭隗。

字义分解


读音:yàn,yān[ yàn ]

1. 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燕尔(形容新婚夫妇亲睦和美的样子)。燕好(常用以指男女相爱)。燕侣。燕雀处(chǔ)堂(喻居安而不知远虑,临祸却不能自知)。

2. 轻慢:“燕朋逆其师”。

3. 古同“宴”,安闲,安乐。

4. 古同“宴”,宴饮。

读音:wěi,kuí[ wěi ]

1. 高峻的样子。

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