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ǎi pú
注音:ㄅㄞˇ ㄆㄨˊ
结构:百(上下结构)濮(左右结构)
解释
⒈ 古代称西南少数民族。
引《左传·文公十六年》:“麇人率百濮聚於选,将伐楚。”
杜预注:“百濮,夷也。”
孔颖达疏:“濮夷无君长揔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
《逸周书·王会》:“正南, 甌邓、桂国、损子、产里 、百濮、九菌。”
孔晁注:“六者南蛮之别名。”
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公神道碑》:“一鼓而擒四姓,三战而平百濮。”
字义分解
百bǎi(1)bǎi(名)数目十个十:二~个学生。(2)bǎi(名)表示很多:~货|~花齐放|~科全书。(3)bó〔百色〕地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濮读音:pú濮pú(1)(名)姓。(2)(名)濮阳;地名;在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