憭栗


拼音:liáo lì

结构:憭(左右结构)栗(上下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哀怆;[.好工具]凄凉。

引证解释:

亦作“憭栗 ”。凄凉貌。《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洪兴祖补注:“憭慄,犹悽愴也。”宋文同《哭仲蒙·临高》:“憯憭栗兮临清秋,坌憒兮纷予忧。”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章阿端》:“家人益惧,劝生他徙。生不听,而块然无偶,憭慄自伤。”郑泽《嘤求草题词》:“秋士每多悲,憭慄动哀响。”

网络解释:

憭栗

憭:慧也。——《说文》。 栗:通“凓”。寒、凉。哆嗦、发抖。憭栗:哀怆;凄凉。憭栗:宋玉《九辩》“憭栗兮若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字义分解


读音:liǎo,liáo[ liáo ]

1. 〔憭栗〕哀怆;凄凉。

读音:lì

1.栗子树,落叶乔木,叶子长圆形,花黄白色。果实为坚果,包在多刺的壳斗内,成熟时壳斗裂开而散出。果实可以吃。种类很多,通常指板栗。

2.这种植物的果实。

3.(Lì)姓。

4.发抖;哆嗦:战~。不寒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