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ǔ tiē
词性:名词
注音:ㄅㄨˇ ㄊ一ㄝ
结构:补(左右结构)贴(左右结构)
造句
这次工资改革,取消了粮煤副食等各种补贴。
兼职一般分两类,一类是部分家境不好的,出于无奈必须做些兼职来补贴家用的。这类学生一般都回很好的处理学习与兼职的关系。这一类我们撇开不谈我们主要来分析第二类。他们是为了兼职而兼职,荒废了学业的那一部分“学子们”。
由于经济形势好转,政府增加了对贫困户的生活补贴。
补贴缓解了生活困难。
爸爸每月都给爷爷奶奶寄线,补贴他们的生活。
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越来越多的人表达了想从事另外的工作或加班以赚取更多的钱来补贴家用的强烈愿望。
确实能证明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还有资格申请联邦帕金斯贷款或联邦“补贴性”斯戴福德贷款,这种贷款的利息在学生就读期间由政府偿付。
应当通过优惠购物券或灵活的补贴,采取各种措施,包括向小农分配种子、肥料、家畜饲料以及其他投入物。
"混合动力等绿色汽车价格不菲没有政府补贴,市场不会有起色,"一位要求匿名的本田官员称。
支持生猪原良种场建设,加大生猪冻精补贴力度。
解释
补贴bǔ tiē
1. 贴补(多指财政上的)
英subsidy; allowance;2. 泛指政府付与服务设施的全部款项,包括对实际服务设施的补偿及纯津贴。
⒈ 亦作“补帖”。
⒉ 犹贴补。谓因不足而有所增益。
引唐白居易《和东川杨慕巢尚书见寄十四韵》:“老将荣补帖,愁用道销磨。”
宋陆游《冬暮》诗:“乘除富贵惟身健,补贴光阴有夜长。”
清钱谦益《病榻消寒杂咏》之十五:“补贴残骸惟老病,折枝摩腹梦廻初。”
茅盾《小巫》三:“还是到西北乡去的好,那里的乡下老还有点油水,多少我们也补贴补贴。”
⒊ 指贴补的费用。
引《新民晚报》1988.4.20:“在主要副食品零售价格上涨的同时,按定量计算给职工以适当补贴。”
对于不足的部分加以补足。唐.白居易〈和东川杨慕巢尚书府中独坐感戚在怀见寄十四韵〉诗:「老将荣补贴,愁用道销磨。」也作「贴补」。
如:「这家公司制度完善,于员工的食、宿、交通各项费用皆有补贴。」
字义分解
补bǔ(1)(动)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修补:~袜子。(2)(动)补充;补足;填补(缺额):弥~。(3)(动)补养:滋~。(4)(名)〈书〉利益;用处:不无小~。
贴读音:tiē贴tiē(1)(动)把薄片状的东西粘在另一个东西上:粘~|张~。(2)(动)紧挨:~近|~边。(3)(动)贴补。(4)(名)津贴: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