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阁


拼音:sǎo gé

注音:ㄙㄠˇ ㄍㄜˊ

结构:扫(左右结构)阁(半包围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宋时皇太子即位,市民争入旧邸,拾取剩遗之物,谓之"扫阁"。

引证解释:

⒈ 宋时皇太子即位,市民争入旧邸,拾取剩遗之物,谓之“扫阁”。

引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宪圣拥立》:“先是皇太子即位於内,则市人排旧邸以入,争持所遗,谓之扫阁。故必先为之备。”

网络解释:

扫阁

1.宋时皇太子即位,市民争入旧邸,拾取剩遗之物,谓之"扫阁"。

字义分解


读音:sǎo,sào[ sǎo ]

1. 拿笤帚等除去尘土或垃圾:扫地。

2. 清除,消灭:扫雷。扫盲。扫荡。一扫而空。

3. 全,尽,尽其所有:扫数(shù)。

4. 低落,丧失:扫兴(xìng )。

5. 描画:扫描。扫眉。

6. 迅速横掠而过:扫射。扫视。

7. 结束,了结:扫尾。

8. 祭奠:扫墓。祭扫。

读音:gé

阁gé(1)(名)古代放在门上用来防止门自合的长木桩。后指门限。(2)(名)藏书的地方。(3)(名)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4)(名)特指女子的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