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ǔ qiū
注音:ㄐ一ㄡˇ ㄑ一ㄡ
结构:九(独体结构)丘(独体结构)
解释
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名。
指九州。
⒈ 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名。
引《左传·昭公十二年》:“楚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杜预注:“皆古书名。”
《<书>序》:“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
唐杨炯《从弟去溢墓志铭》:“若夫羽陵遗策, 汲冢残书, 倚相之《八索》《九丘》, 张华之千门万户,莫不山藏海纳,学无所遗。”
⒉ 指九州。
引宋黄庭坚《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下令走百神,大云庇九丘。”
明陈文烛《<少室山房笔丛>序》:“索诸九丘之远,论於六合之外。”
古代的九座山丘,包括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见《山海经.海内经》。
字义分解
[ jiǔ ]
1.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九归。
2.泛指多次或多数:九死一生。九霄云外。
丘读音:qiū丘qiū(1)(名)小土山;土堆:荒~|沙~|坟~|~子。(2)(动)浮厝:先把棺材~起来。(3)(量)水田分隔成大小不同的块;一块叫一丘:一~田。(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