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匏


拼音:kǔ páo

注音:ㄎㄨˇ ㄆㄠˊ

结构:苦(上下结构)匏(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1.瓜类。味苦如胆,不可食,故名。

引证解释:

⒈ 瓜类。味苦如胆,不可食,故名。

引《诗·邶风·匏有苦叶》:“匏有苦叶, 济有深涉。”
毛传:“匏谓之瓠,瓠叶苦,不可食也。”
《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於人,共济而已。”
韦昭注:“材读若裁。不裁於人,言不可食也。共济而已,佩匏可以渡水也。”
清顾炎武《淮北大雨》诗:“已知举世皆行潦,且復因人赋苦匏。”

网络解释:

苦匏

苦匏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ǔ páo,指瓜类。

字义分解


读音:kǔ

苦kǔ(1)本义: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2)(名)难受;痛苦:~笑|艰~|愁眉~脸|~尽甘来。(3)(动)使痛苦;使难受:解放前;一家五口都仗着他养活;可~了他了。(4)(动)为某种事物所苦:~旱|~夏。(5)(形)有耐心地;尽力地:~劝|~于|~思|勤学~练。(6)(副)〈方〉除去得太多;损耗太多:指甲剪得太~了|这双鞋穿得太~了;不能修理了。

读音:páo

匏páo(名)匏瓜;葫芦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