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冒


拼音:làn mào

注音:ㄌㄢˋ ㄇㄠˋ

结构:滥(左右结构)冒(上下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胡乱[.好工具]冒充。

引证解释:

⒈ 胡乱冒充。

引明张居正《三辞恩命疏》:“若靦颜滥冒,不知止足,则瘝素之罪,臣实尸之;贪进之戒,臣先犯之。”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四》:“当事者纳其重贿,即滥冒功赏,岁以为常。”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士阶条例》:“明太侯以秀才丁士梅为苏州郡知郡,又以秀才曾泰为户部尚书,是秀才之科甚高,不容滥冒。”

网络解释:

滥冒

滥冒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làn mào,释义为胡乱冒充,出自《三辞恩命疏》。

字义分解


读音:làn

滥làn(1)(形)基本义:大水漫出:大水漫出(2)(形)过度;没有限制:宁缺毋~|~用职权。

读音:mào,mò[ mào ]

1. 向外透或往上升:冒烟(①烟往上升;②发怒)。冒汗。冒尖。

2. 不顾(恶劣的环境或危险等),顶着:冒雨。冒险。冒死。

3. 不加小心,鲁莽,冲撞:冒失。冒昧。冒进(不顾具体条件,急躁进行)。

4. 用假的充当真的,假托:冒牌。冒充。冒名顶替。

5. 复盖:“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6. 贪污:“贪于饮食,冒于货贿”。

7. 古同“帽”。

8. 古同“瑁”,玳瑁。

9.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