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芋


拼音:máng yù

注音:ㄇㄤˊ ㄩˋ

结构:芒(上下结构)芋(上下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1.泽泻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好工具]泽泻》。

引证解释:

⒈ 泽泻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八·泽泻》。

网络解释:

芒芋

主治 1、水湿肿胀。用白术、泽泻各一两,共三工业区末,或做成丸子。每服三钱,茯苓汤送下。

字义分解


读音:máng

芒máng(1)(名)草本植物;生于山地和田野间;果实多毛。(2)(名)某些禾本科植物子实的外壳上长的针状物。

读音:yù

芋yù(1)(名)草本植物;块茎供食用。(2)(名)这种植物的块茎。(3)(名)泛指马铃薯、甘薯等植物:~头|姜~|菊~|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