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毬


拼音:qiāo qiú

结构:跷(左右结构)毬(左下包围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宋 代单毬门蹴鞠比赛中队员职责称谓之一。专司挟住同伴踢来的毬,并向毬头供毬打门。也称骁色、色挟。

引证解释:

宋代单毬门蹴鞠比赛中队员职责称谓之一。专司挟住同伴踢来的毬,并向毬头供毬打门。也称骁色、色挟。

宋周密《武林旧事·乾淳教坊乐部》:“筑毬三十二人。左军一十六人:毬头张俊 、蹺毬王怜 、正挟朱选 、头挟施泽 、左竿网丁詮 、右竿网张林 、散立胡椿等。”

网络解释:

跷毬

跷毬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iāo qiú ,是宋代单毬门蹴鞠比赛中队员职责称谓之一。

字义分解


读音:qiāo

跷qiāo(1)(动)抬起(腿);竖起(指头):~腿|~起拇指。(2)(动)脚后跟抬起、脚尖着地:~脚。(3)(名)高跷。

读音:qiú

同“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