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āo áng
注音:ㄍㄠ ㄤˊ
结构:高(上中下结构)卬(左右结构)
解释
⒈ 指地势高。与“低洼”相对而言。
引《汉书·沟洫志》:“儿宽为左内史,奏请穿凿六辅渠,以益溉郑国傍高卬之田。”
颜师古注:“卬谓上向也。”
《新唐书·杜亚传》:“至则治漕渠,引湖陂,筑防庸,入之渠中,以通大舟。夹隄高卬,田因得溉灌。”
字义分解
高gāo(1)(形)基本义: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形)高度:那棵树有两丈~|书桌长四尺;宽三尺;~二尺五。(3)(形)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速度|体温~|见解比别人~。(4)(形)等级在上的:~等|~级。(5)(形)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6)(形)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KMnO4)。(7)(形)(Gāo)姓。
卬读音:yǎng,áng[ áng ]1. 古同“昂”,抬起;扬起;高;昂扬,情绪高、气势盛。
2. 代词,表示第一人称,我:“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3. 古地名。
4. 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