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舞


拼音:liù wǔ

注音:ㄌ一ㄡˋ ㄨˇ

结构:六(独体结构)舞(上下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六舞”,又名 "六乐”。分别是黄帝之《云门》、尧之《咸池》、舜之《大韶》,禹之《大夏》、汤之《大濩》、武王之《大武》。六种乐舞。
六种乐舞。谓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

引证解释:

⒈ 六种乐舞。谓黄帝之《云门》、 尧之《咸池》、 舜之《大韶》、 禹之《大夏》、 汤之《大濩》、 武王之《大武》。

引《汉书·郊祀志下》:“以六律、六钟、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
颜师古注:“六舞,《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护》、《大武》也。”

⒉ 六种乐舞。谓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

引《周礼·春官·乐师》:“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
郑玄注引郑司农云:“帗舞者,全羽;羽舞者,析羽;皇舞者,以羽冒覆头上,衣饰翡翠之羽;旄舞者,氂牛之尾;干舞者,兵舞;人舞者,手舞。”
《汉书·礼乐志》:“国子者,卿大夫之子弟也,皆学歌九德,诵六诗,习六舞、五声、八音之和。故帝舜命夔曰:‘女典乐,教胄子。’”
唐玄宗《首夏花萼楼观群臣宴宁王山亭回楼下又申之以赏乐赋诗》:“九歌扬政要,六舞散朝衣。”
宋叶适《送周子静》诗:“一夔开迹后,六舞待时行。”

网络解释:

六舞

"六舞”,又名 "六乐”。分别是黄帝之《云门》、尧之《咸池》、舜之《大韶》,禹之《大夏》、汤之《大濩》、武王之《大武》。六种乐舞。以后的历朝统治者都奉之为乐舞的最高典范,后世尊称为“先王之舞”。

字义分解


读音:liù

[ liù ]

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a.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b.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读音:wǔ[ wǔ ]

1.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舞蹈。舞技。舞姿。舞会。舞剑。舞女。舞曲。舞台。

2. 耍弄:舞弊。舞文弄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