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河


拼音:xuán hé

注音:ㄒㄨㄢˊ ㄏㄜˊ

结构:悬(上下结构)河(左右结构)

造句

他是个口若悬河的,兴致勃勃的,讨人喜欢的健谈家。

老刘这人别看他讲起话来口若悬河,实际上肚子里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知县见他说的口若悬河,又是本朝确切贼,不由得不信。

他的演讲很精彩,口若悬河,妙语连珠。

演讲会上,他口若悬河,观点正确,论据精当,博得全场阵阵掌声。

刚刚在臺下,他还口若悬河,辩才无碍,怎么一上臺,就期期艾艾走了样?

只听他口若悬河地在那儿瞎吹,却不见有几个人在听。

口若悬河的人,说话不一定实际。

他一坐下来就口若悬河地说起他的探险经历。

他口若悬河绘声绘色给我们讲述了游历泰山的经过。

解释


词语解释:

悬河xuánhé

(1) 河床比两岸地势高的河流

英aboveground river

(2) 瀑布

英waterfall

(3) 比喻说话或文笔流畅

例口若悬河英(talk) glibly

引证解释:

⒈ 指瀑布。

⒉ 谓倾泻不止。

引唐牟融《邵公母》诗:“搔首惊闻楚些歌,拂衣归去泪悬河。”
明李东阳《哭舍弟东山》诗之三:“我心方抱棘,汝泪復悬河。”

⒊ 比喻论辩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

引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滴海未尽其书,悬河不穷其义。”
《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盈川文如悬河,酌之不竭。”
清唐孙华《赠赵松一》诗:“辩如悬河注,目如巖电烂。”
苏曼殊《碎簪记》:“莲佩至此,忽停其悬河之口。”

⒋ 指高出地面的河。

引《人民文学》1977年第10期:“由于泥沙淤积,河床越抬越高,形成了高出地面五六米的地上‘悬河’。”

国语词典:

倾泻不止的河水。

网络解释:

悬河

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又称“地上河”。流域来源于沙量很大的河流,在河谷开阔,比降平缓的中、下游,泥沙大量堆积,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为了防止水害,两岸大堤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悬河”。从桃花峪到入海口,流程768千米。每年大约有4亿吨泥沙淤积在黄河下游河道内,河床逐年升高.黄河下游是世界上著名的“悬河”,河床滩面高出背河地面一般3~5米。

字义分解


读音:xuán

(1)(动)挂:倒~。(2)(动)公开揭示:~赏。(3)(动)抬;不着地:~腕。(4)(动)无着落;没结果:~案。(5)(动)挂念:~念。(6)(动)凭空设想:~拟|~想。(7)(动)距离远;差别大:~隔|~殊。悬xuán(形)〈方〉危险:好~。

读音:hé

河hé(1)(名)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江~|~流|内~|运~|护城~。(2)(名)指银河系:~外星系。(3)(名)特指黄河:~西|~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