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óng dé bào gōng
词性:成语
注音:ㄔㄨㄥˊ ㄉㄜˊ ㄅㄠˋ ㄍㄨㄥ
造句
这家公司崇德报功,因此人才济济。
历代封建王朝在尊崇孔子儒家思想时,为显示崇德报功,对孔子嫡孙一再封爵。
根据史料记载,嗣圣元年,武后临朝称制,翌年改元,取“敦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中“垂拱”两字作年号。
羹墙不远,仰皇煌帝谛之模;俎豆常新,昭崇德报功之典。
“善卷有功于民,应予祠祀,以示崇德报功之意”。
景仰前徽之忱,崇德报功之章,虔申昭告,伏惟尚飨。
点是重视实践,有“崇德报功,敬天法祖”的传统。
第六,“?信明义,崇德报功”——类似于奖励性的宪法条款。
祭祀仪式也是一种标志,它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不是迷信,是一种对祖先的虔诚报答,也就是传统意义上说的“崇德报功”。
春社留题,西泠感旧,拈花谈慧果,长作六月六日纪念,崇德报功,丰碑重树,垂令名千载后,使吾党眷怀风雨,当并伯荪诸烈,终古难忘。
解释
⒈ 封拜赏赐有德有功的人。
引《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
孔传:“有德尊以爵,有功报以禄。”
唐杨炯《唐恒州刺史王公神道碑》:“考於周典,崇德报功;稽於《春秋》,策勋舍爵。”
清唐甄《潜书·善任》:“古者列爵惟五,所以崇德报功。”
封赏有德行、有功业的人。
崇:尊重,推重。尊崇有德之人,酬报有功之人
《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崇德报功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崇chóng(1)基本义:(名)山大而高:(名)山大而高(2)(动)重视;尊敬:尊~|推~|~拜(尊敬钦佩)|~敬(推崇尊敬)。(3)姓。
德读音:dé德dé(1)(名)好的品行:美~。(2)(名)恩惠、好处:感恩戴~。(3)(名)姓。
报读音:bào报bào(1)(动)告诉:~名|~账。(2)(动)回答:~友人书|~之以热烈的掌声。(3)(动)报答;用实际行动表示感谢:~恩。(4)(动)报复:~仇|~怨。(5)(动)报应:现世~。(6)(名)报纸:日~|机关~|登~|看~。(7)(名)指某些刊物:画~|学~。(8)(名)指用文字报道消息或发表意见的某些东西:喜~|海~|黑板~。(9)(名)指电报:发~机|送~员。
功读音:gōng功gōng(1)(名)功劳(跟‘过’相对):二等~|立~|记一大~。(2)(名)成效和表现成效的事情(多指较大的):教育之~|~亏一篑|大~告成|好大喜~。(3)(名)(~儿)技术和技术修养:唱~|~架|基本~。(4)(名)一个力使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功的大小等于作用力的大小和在力的方向上物体通过的距离的乘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