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ēng lí sǐ bié
词性:成语
注音:ㄕㄥ ㄌ一ˊ ㄙˇ ㄅ一ㄝˊ
反义词:破镜重圆,
造句
没有人可以逃避生离死别,悲伤过度后的是泣不成声。
回想起四十年前的生离死别,老人仍旧十分悲伤,禁不住涕泗滂沱。
生离死别是人生最悲痛的一件事,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多少人饱尝过这种滋味。
他们经历了生离死别的考验,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这生离死别之际,这对恋人相拥而泣。
生离死别,黯然销魂,姐妹俩不禁潸然泪下。
别哭天抹泪的,表现出生离死别的样子,过几年咱们还会再见面的。
焦仲卿与刘兰芝生离死别,双双殉情,为后人留下遗恨千古的爱情悲剧故事。
这也是仙四中最悲哀的时刻,因为下一秒,他们就要面对生离死别。
上帝擦去他们所有的眼泪,死亡不再有,也不再有悲伤和生离死别,不再有痛苦,因往事已矣。
解释
生离死别shēnglí-sǐbié
(1) 指很难再见面的离别或永久的离别
例生离死别的三天,您和妈妈是在怎样一种难熬的悲哀依恋中度过的,我无法想象。——《一封终于发出的信》英part never to meet again;part in life and separate by death⒈ 难以再见或永久的别离。
引南朝陈徐陵《与杨仆射书》:“况吾生离死别,多歷暄寒,孀室婴儿,何可言念。”
《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李氏与杨公两个抱住,那裡肯捨,真个是生离死别。”
《孽海花》第十六回:“我们正要替国民出身血汗,生离死别的日子多着呢。”
浩然《艳阳天》第一三〇章:“再硬的人,也很难挺住这种亲骨肉生离死别的打击。”
生时的分离与死亡时的永别。《陈书.卷二六.徐陵传》:「况吾生离死别,多历暄寒,孀室婴儿,何可言念。」《红楼梦.第一一九回》:「独有王夫人和宝钗娘儿两个倒像生离死别的一般,那眼泪也不知从那里来的,直流下来,几乎失声哭出。」也作「生别死离」、「生离死绝」、「死别生离」。
活人之间的分离就像与死者永别一样。形容很难再见面或永远分别。
《陈书 徐陵传》:“况吾生离死别,多历暄寒,孀室婴儿,何可言念。”
他们已有那样的情感,又遇着那些生离死别的事。(闻一多《冬夜评论》)
生死永别、悲欢离合
破镜重圆
生离死别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表现对分别的悲伤。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生。滋生。生长。
2. 造出:生产。
3. 活的,有活力的: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
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生。丧生。卫生。
5. 生活,维持生活的:生计。生意。
6. 整个生活阶段:一生。平生。今生。
7. 发出,起动: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
8. 使燃料燃烧起来:生火。
9. 植物果实不成熟:生瓜。
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生饭。生水。
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生疏。生客。生字。陌生。
12. 不熟练的:生手。
13. 未经炼制的。生铁。
14. 硬:态度生硬。生吞活剥。
15. 甚,深:生怕。生疼。
16. 正在学习的人:学生。门生。
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生。医生。
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生。老生。武生。
19. 词尾:好生休养。
20. 姓。
离读音:lí离lí(1)(动)分离:~别|悲欢~合。(2)(动)表示时间、空间或者事物之间的距离:这里~车站很近|~国庆节只有十天了。(3)(动)缺少:发展工业~不了钢铁。(4)(动)(Lí)姓。离lí(名)八卦之一,代表火。
死读音:sǐ死sǐ(1)本义:生命终止。(2)(形)不顾生命;拼死:~战|~拼。(3)(形)表示达到极点:高兴~了|~顽固。(4)(形)不可调和的:~对头|~对手。(5)(形)不活动、固定:~脑筋|时间定~。(6)(动)不能通过:~胡同|堵~。
别读音:bié,biè[ bié ]1. 分离:别离。别情。别绪(离别时离别后的情感)。分别。告别。久别重逢。分门别类。
2. 差别:霄壤之别。
3. 分类:类别。性别。职别。级别。派别。
4. 另外的:别人。别号。别字。别墅。别论。别开生面。
5. 卡住,插住,绷住:别针。别花。
6. 不要,不准: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