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àn shān dài lì
词性:成语
注音:ㄍㄨㄢˋ ㄕㄢ ㄉㄞˋ ㄌ一ˋ
解释
⒈ 冠山喻大,戴粒喻小。比喻大小各得其宜。冠山喻大,戴粒喻小。比喻大小各得其宜。
引《艺文类聚》卷九七引《符子》:“东海有鼇焉,冠蓬莱而游於沧海,腾跃而上则干云,没而下潜於重泉。有红蚁者闻而悦,与羣蚁相要乎海畔,欲观鼇之行,月餘未出羣作也。数日风止,海中隐沦如岊,其高概天,或游而西。羣蚁曰:‘彼之冠山,何异乎我之戴粒也。’”
冠山:把山当帽子,比喻大。戴粒:用头顶粒,比喻小。形容大小虽异,
《文艺类聚》卷九七引《苻子》:“彼之冠山,何异乎我之戴粒也。”
冠山戴粒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1. 把帽子戴在头上:沐猴而冠。
2. 超出众人,居第一位:冠军。
3. 姓。
山读音:shān山shān(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3)(名)蚕蔟:蚕上~了。(4)(名)指山墙:房~。(5)(名)姓。
戴读音:dài戴dài(1)(动)把东西放在头、面、胸、臂等处:~手套。(2)(动)拥护;尊敬:爱~。
粒读音:lì粒lì(1)(名)(~儿)小圆珠形或小碎块形的东西:豆~儿|米~儿。(2)(量)用于粒状的东西:一~米|三~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