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钗布裙


拼音:jīng chāi bù qún

词性:成语

注音:ㄐ一ㄥ ㄔㄞ ㄅㄨˋ ㄑㄨㄣˊ

反义词:珠围翠绕,钟鸣鼎食,穿金带玉凤冠霞帔,锦衣玉食,金玉其外,珠光宝气,

造句

那荆钗布裙难掩的天生丽质,那嫣然一笑,即使铁石人见了也会动心的羞涩。

他不知道荆钗布裙的母亲,曾是一颦一笑皆能牵动无数人心的大雍公主。

只是,她又终究可笑,嫁给了完颜洪烈,却又运来家中故物,继续荆钗布裙,睹旧物思旧人。

飒飒的雪片飞落到我身穿的荆钗布裙上,一阵寒意沁入骨髓。

虽然荆钗布裙,但是却遮挡不住那股青春美丽的动人气息。

荆钗布裙亦难掩国色,正可谓是天生丽质难自弃。

况锦衣玉食者未必能安于荆钗布裙也,与其后悔,莫若无成。

一个穿着荆钗布裙的妇女在河边洗衣服。

女童约莫十岁,身着荆钗布裙,脸上长满密密麻麻的紫色小疮再配上尖嘴塌鼻显得极其丑陋,让人不敢多看几眼。

丈夫虽然富有,但妻子却爱过荆钗布裙的生活。

解释


词语解释:

荆枝为钗,粗布为裙。妇女简陋寒素的服饰。

引证解释:

⒈ 荆枝为钗,粗布为裙。妇女简陋寒素的服饰。

引《太平御览》卷七一八引《列女传》:“梁鸿妻孟光,荆釵布裙。”
《初学记》卷十引南朝宋虞通之《为江敩让尚公主表》:“如臣素流,家贫业寡,年近将冠,皆已有室,荆釵布裙,足得成礼。”
唐李商隐《重祭外舅司徒公文》:“紵衣縞带,雅况或比於侨吴 ;荆釵布裙,高义每符於梁孟。”
元萨都剌《织女图》诗:“又不闻田家归,日埽春蚕宵织布,催租县吏夜打门,荆釵布裙夫短袴。”
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锦衣玉食者未必能安於荆釵布裙也。”

国语词典:

用荆枝为钗,用粗布为裙。指贫穷或节俭妇女粗劣的服饰。南朝宋.虞通之〈为江教让尚公主表〉:「荆钗布裙,足得成礼。」《浮生六记.卷三.坎坷记愁》:「况锦衣玉食者,未必能安于荆钗布裙也。」也作「布裙荆钗」、「荆钗布袄」、「荆钗裙布」、「裙布荆钗」。

成语解释

钗;妇女别在发髻上的饰物。荆条当作钗;粗布做成裙。形容妇女朴素的服饰。多指贫家妇女的装束。

晋 皇甫谧《列女传》:“梁鸿妻孟光,荆钗布裙。”

况荆钗布裙者未必能安于荆钗布裙也,与其后悔,莫若无成。(清 沈复《浮生六记 坎坷记愁》)

粗衣布服

穿金带玉

荆钗布裙联合式;作主语、定语;含褒义。

查看更多

网络解释:

荆钗布裙

荆钗布裙,读音jīng chāi bù qún,汉语成语,指荆枝作钗,粗布为裙。形容妇女装束朴素。出自《为江敩让尚公主表》。

字义分解


读音:jīng

荆jīng(1)(名)落叶灌木;叶子有长柄;掌状分裂;花小;蓝紫色。枝条可用来编筐篮。(2)(名)(Jīnɡ)姓。

读音:chāi

钗chāi(名)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由两股簪子合成。

读音:bù

布bù(1)(名)用棉、麻等织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棉~|麻~|~鞋。(2)姓。(3)(动)宣告;宣布:发~|公~|~告|开诚~公。(4)(动)散布;分布:阴云密~|铁路公路遍~全国。(5)(动)布置:~局|~下天罗地网。

读音:qún

裙qún(1)(名)(~子)一种围在腰部以下的服装:布~|短~|连衣~。(2)(名)像裙子的东西:墙~|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