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í lù pái huái
词性:成语
注音:ㄑ一ˊ ㄌㄨˋ ㄆㄞˊ ㄏㄨㄞˊ
解释
歧路:岔路;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在岔道上走来走去。比喻犹豫观望,主意不定。
南朝 齐 谢眺《观朝雨》:“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
长途君怅望,歧路我徘徊,心赏风烟隔,容华岁月催。唐 骆宾王《饯郑安阳入蜀》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歧qí(1)(名)岔道;大路分出的(路):~路|~途。(2)(副)不相同;不一致:~义|~视|~出。
路读音:lù路lù(1)(名)道路:陆~|水~|大~|同~。(2)(名)路程:~很远|八千里~。(3)(名)(~儿)途径;门路:生~|活~儿。(4)(名)条理:理~|思~|笔~。(5)(名)地区;方面:南~货|外~人。(6)(名)路线:三~进军|七~公共汽车。(7)(名)种类;等次:这一~人|哪一~病。(8)(名)(Lù)姓。
徘读音:pái[ pái ]1. 〔徘徊〕
①来回地走,如“他在那里徘徊了很久”
②犹疑不决,如“左右徘徊”
徊读音:huái徊huái见〔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