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íng huǒ zhí zhàng
词性:成语
注音:ㄇ一ㄥˊ ㄏㄨㄛˇ ㄓˊ ㄓㄤˋ
反义词:偷偷摸摸,光明正大,鬼鬼祟祟,暗渡陈仓,
造句
这伙人明火执仗,真是无法无天。
日本鬼子毫无羞耻之心,竟然明火执仗,公开抢劫百姓的钱财。
日本鬼子毫无羞耻之心,竟然会明火执仗,公开抢劫百姓的钱财。
他居然明火执仗地干坏事!
这伙匪徒明火执仗,公开抢劫他人财物。
这几个罪犯,那天明火执仗地在大街上抢劫,被巡警抓了个正着。
要这样的价钱简直是明火执仗的抢劫.
隐藏在我们队伍中的敌人当然要比明火执仗的敌人更加危险.
您这么明火执仗的,哪里拿得住人?
奇怪,哪里的强人敢这般明火执仗的赶路!赶路不打紧,却搅了老娘买卖。
解释
明火执仗mínghuǒ-zhízhàng
(1) 胆敢于夜间公然持火照明,携带器仗,入室抢劫。形容明目张胆地为非作歹,毫无顾忌
(好工具.)英armed robbery mitted openly;armed attack with torches;carry torches and weapons in a robbery⒈ 打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指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做坏事。
引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我在这瓦窰居住,做些本分生涯,何曾明火执仗,无非赤手求财。”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九回:“有一夜,无端被强盗明火执仗的抢了进来。一个个都是涂了面的,抢了好几千银子的东西;临走还放了一把火,亏得救得快,没有烧着。”
柯岩《我的爷爷》诗:“爷爷说:‘嗯,明火执仗,来势汹汹,这哪里是什么派性,这是要颠覆无产阶级专政!’”
明火,点著明亮的火把。执仗,拿著武器。明火执仗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的做坏事。明.无名氏《临潼斗宝.楔子》:「我是首将来皮豹,善晓六韬知三略,明火持杖打劫人,随著展雄做强盗。」《红楼梦.第一一一回》:「营官著急道:『并非明火执杖,怎算是盗?』」也作「明火持杖」。
明:用为动词;点明;执:拿着;仗:兵器。点着火把;拿着兵器。形容公开劫掠;也指毫无隐蔽地干坏事。
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我在这瓦窑居住,做些本份生涯,何曾明火执仗 ,无非赤手求财。”
有一夜,无端被强盗明火执仗的抢了进来。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9回
明目张胆、明火执杖、肆无忌惮
鬼鬼祟祟、偷偷摸摸
明火执仗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
火读音:huǒ火huǒ(1)基本义:(~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3)火气:上~|败~。(4)形容红色:~红|~鸡。(5)比喻紧急:~速|~急。(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7)同‘伙’。(8)(Huǒ)姓。
执读音:zhí执zhí(1)(动)拿着:~笔|~鞭。(2)(动)执掌:~教|~事|~政。(3)(动)坚持:~意。(4)(动)执行:~法。(5)(动)〈书〉捉住:战败被~。(6)(名)凭单:回~。(7)姓。
仗读音:zhàng仗zhàng(1)本义:(动)执;拿着(兵器):(动)执;拿着(兵器)(2)(名)兵器的总称:仪~。(3)(动)凭借;倚仗:~势欺人。仗zhàng(动)指战争或战斗:打好春耕生产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