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í hán shǔ yǔ
词性:成语
注音:ㄑ一ˊ ㄏㄢˊ ㄕㄨˇ ㄩˇ
解释
冬天酷寒而夏天湿热。形容日子过得十分艰苦。《明史.卷一八八.陆昆传》:「锦衣玉食,岂知小民祁寒暑雨冻馁之弗堪。」也作「祁寒溽暑」。
祁:大。冬季大寒,夏天湿热
《明史·陆昆传》:“陛下广殿细旃,岂知小民穷檐掊屋,风雨之不庇,锦衣玉食,岂知小民祁寒暑雨冻馁之弗堪。”
祁寒酷暑
祁寒暑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祁qí(1)(形)大:~寒。(2)(名)指安徽祁门县:~红(祁门产的红茶)。(3)(名)指湖南祁阳县:~剧。(4)(Qí)姓。
寒读音:hán寒hán(1)(形)冷(跟‘暑’相对):~冬|~风|天~地冻|受了一点~。(2)(形)害怕;畏惧:心~|胆~。(3)(形)穷困:贫~|~素(旧时形容穷苦的读书人家)。
暑读音:shǔ暑shǔ(形)本义:热:热
雨读音:yǔ,yù[ yǔ ]1.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雨水。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