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uō tuō lā lā
词性:成语
注音:ㄊㄨㄛ ㄊㄨㄛ ㄌㄚ ㄌㄚ
反义词:雷厉风行,
造句
我做事经常会拖拖拉拉结果写个作业也要一个多小时。
装修的工人总是拖拖拉拉,到后来就加班加点的赶。
现代社会要求快节奏、高效率,老牛破车,拖拖拉拉是要落伍的。
小明做事总是拖拖拉拉的。
表妹做事拖拖拉拉结果连上学都会迟到,真的该死。
小红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的,每次都要做到很晚。
我妈妈做事情不会拖拖拉拉的。
这问题不宜如此拖拖拉拉,得想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才行。
吃饭不能拖拖拉拉,否则会造成消化不良。
我要改掉做事拖拖拉拉的毛病。
解释
拖拖拉拉tuōtuo-lālā
(1) 以拖延为特征的行动、习[.好工具]惯或性格
例看到他们拖拖拉拉,就很气愤英procrastination做事慢吞吞,不干脆俐落。
如:「他是个慢郎中,做起事来总是拖拖拉拉的,缺乏效率。」
宽松摇曳的样子。借指以拖延为特征的行动、习惯或性格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此时初秋天气,身上穿一件大袖子三尺八寸长的浅蓝竹布衫,拖拖拉拉,底下已遮过膝盖。”
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能慢慢吞吞,拖拖拉拉,议而不决,决而不行。”
拖拖沓沓、拖泥带水
雷厉风行
拖拖拉拉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办事。
查看更多
字义分解
拖tuō(1)(动)基本义:拉着物体使挨着地面或另一物体的表面移动:拉着物体使挨着地面或另一物体的表面移动(2)在身体后面耷拉着:~着辫子|~带。(3)拖延:~拉|~欠。
拉读音:lā,lá,lǎ,[ lā ]1. 牵,扯,拽:拉车。拉网。拉下马(喻使某人下台)。
2. 用车载运:拉货。
3. 使延长:拉延。拉伸。
4. 排泄粪便:拉屎。
5. 联络:拉拢。拉帮结伙。
6. 摧折:摧枯拉朽。
7. 带领转移:把部队拉出去。
8. 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使乐器发出声音:拉小提琴。
9. 抚养子女:拉扯。
10. 帮助:他有困难,拉他一把。
[ lá ]1. 割,用刀把东西切开一道缝或切断:手上拉了一个口子。
2. 闲谈:拉话。拉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