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鼻


拼音:shí lǐ bí

注音:ㄕˊ ㄌ一ˇ ㄅ一ˊ

结构:十(独体结构)里(独体字)鼻(上下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犹言奴婢。古代契丹的詈词。

引证解释:

⒈ 犹言奴婢。古代契丹的詈词。

引宋武珪《燕北杂记》:“北界汉儿多为契丹凌辱,駡作十里鼻。十里鼻,奴婢也。”

网络解释:

十里鼻

十里鼻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hí lǐ bí,意思是犹言奴婢。

字义分解


读音:shí

十shí(1)(数)数目;九加一后所得。(2)(形)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读音:lǐ[ lǐ ]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读音:bí

鼻bí(1)(名)(~子)人和高等动物的嗅觉器官;也是呼吸通道:~孔|~腔|~涕。(2)(名)〈书〉开端:~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