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僧


拼音:fāng zhàng sēng

注音:ㄈㄤ ㄓㄤˋ ㄙㄥ

结构:方(独体结构)丈(独体结构)僧(左右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

寺院的住持。

引证解释:

⒈ 寺院的住持。

引清袁枚《新齐谐·徐四葬女子》:“徐自外掩门,奔往善觉寺,告方丈僧圆智。”
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西邻有禪寺,方丈僧与余交最善。”

网络解释:

方丈僧

方丈僧,是汉语词汇,拼音是fāng zhàng sēng,即寺院的住持。

字义分解


读音:fāng

方fāng(1)(名)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正~形。(2)(名)乘方:平~。(3)姓。(4)(名)方向:东~。(5)(名)方面:正~。(6)(名)地点、地区:~言。(7)(名)方法:药~。(8)(形)正直:品行~正。(9)(副)正在;正当:~才。(10)(量)用于方形东西:几~木头。

读音:zhàng

丈zhàng(1)(量)长度单位;十尺。(2)(动)丈量(土地):清~。丈zhàng(1)(名)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老~。(2)(名)丈夫(用于某些亲戚的尊称):姑~。

读音:sēng

僧sēng(名)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和尚:~人|~衣。